? ?
2024年省產業園規上工業增加值和工業投資占區域比重達50%以上
園區是產業發展的重要載體,園區興則產業興,園區強則產業強。我市立足工業園區高質量發展要求,最近出臺了《茂名市工業園區標準化建設三年行動計劃》,全面推進我市工業園區標準化建設,力爭用三年時間打造標準化、規范化、上水平的工業園區,為我市制造業發展培育一批優質平臺。
記者從市工業和信息化局了解到,我市工業園區歷經多年發展,目前正處在“上山爬坡”、提質增效的關鍵階段,園區面臨質量、效益、節約集約、承載能力、管理水平等全方位的挑戰和要求,工業園區的高質量發展將直接影響我市制造業的高質量發展。為此,我市在全面分析園區發展現狀的基礎上,對標高質量指標和先進地區經驗,定標準、定規范、定任務,全面推動我市工業園區標準化建設。
“三年行動計劃”從總體要求、規劃引領專項行動、集約利用專項行動、基礎設施專項行動、服務提升專項行動、安全環保專項行動、管理提升專項行動、保障措施等8個方面,提出實施工業園區標準化建設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具體政策措施,并印發了我市工業園區標準化建設指南。提出到2024年,園區“標準地”出讓全面實施、園區“畝產收益”達到全省中等偏上水平,省產業園規上工業增加值和工業投資占所在區域比重達50%以上。
在規劃引領方面。合理規劃工業園區用地布局,科學劃定化工類園區范圍,盡快完成化工園區報批認定。提升產業規劃水平,園區培育發展的主導產業不超過3個,產值占比不低于60%。制定或修編園區產業發展規劃,制定招商指導目錄和產業鏈圖譜,按照產業鏈開展招商引資。要強化鏈主龍頭引領,2024年各省級園區力爭擁有年產值超20億元大企業1家以上,年產值超5億元企業5家以上。培育“專精特新”企業不少于5家。
在集約利用方面。要求完善入園約束機制,制定修訂項目準入辦法和退出實施方案,原則上新引進項目投資強度不小于250萬元/畝(其中化工項目不小于400萬元/畝),畝均稅收不小于10萬元/畝(其中化工項目不小于15萬元/畝)。新入園項目要簽訂產業發展監管協議書,約定投資、產出、節約集約用地等事項。建立招商項目遴選評選機制,制定規范的招商引資項目投資協議(范本)。推行“標準地”供應,到2024年后新供國有工業用地全面實行“標準地”供應。制定低效用地處置指導意見,積極處置園區“五未”土地。
在基礎設施方面。要按照“九通一平”(即通市政道路,雨水、污水、自來水、天然氣、電力、網絡、熱力管線,公共交通和場地平整)標準完善基礎設施建設。2023年底完成天然氣“園園通”工程和大用戶直供。提升產城融合水平,除化工園區外,應規劃建設“七個一”工程,滿足職工居住、醫療、消費、出行、子女就學等需求。
在服務提升方面。建立項目全周期管理制度,每5戶規上企業應配備1名服務工作人員。制定項目跟蹤評價制度,對達不到產業發展監管協議約定的,按違約處理并督促整改。深化政務服務改革,按照“園區審批不出園”要求,為投資者提供“一門式、一網式”政務服務。
在安全環保方面。提出建立安全治理體系,所有園區均要制定安全生產應急預案和管理臺賬,設立安全管理機構并按要求配備不少于5名安全員?;@區要全部落實“十有兩禁”要求,確保2022年底化工園區為一般或較低安全風險等級。建設綠色低碳園區,各園區(各片區)均建成污水集中處理設施及配套管網、事故應急池等環保設施,2022年底,全市園區全部實施循環化改造工作。
在管理提升方面。要求園區機構側重抓經濟管理和投資服務。各地設立專業化建設運營公司,實行市場化運作,實行敲門招商。要求落實園區建設資金,充分利用專項債券、設立發展基金等措施開展園區建設運營。建立金融服務綜合平臺,引導金融機構在園區設立營業網點,創新金融產品服務。
我市將采取有力措施確保工業園區標準化建設工作取得明顯成效,將分階段進行標準化園區星級評定,向社會公布。大力宣傳推廣園區標準化建設經驗,樹立標桿園區,形成爭先創建標準化園區,打造工業發展主戰場的良好氛圍。
記者 梁雪玲 通訊員 吳劍雄
主辦:茂名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承辦:茂名市信息中心
內容及技術支持:南方新聞網
粵ICP備05085994號-1
主辦:茂名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承辦:茂名市信息中心
內容及技術支持:南方新聞網
粵ICP備05085994號-1